(
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题意)
1、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地震死亡的大量人、畜尸体若未及时处理,会造成细菌的繁殖,疾病的流行
(B)因地震造成许多工业输气管道的损坏,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向空气逸散会造成空气污染
(C)如果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用沾有纯碱的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较低的地方疏散人群
(D)灾区重建使用的大量建筑材料中含有的甲醛、苯等物质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氮—14的符号:14N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a2O2的电子式:Na+[:
:
:]2-Na+
3、CS2可用于硫的清洗,某校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欲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结果他们发现老师没准备CS2,试问他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替代CS2清洗硫( )
(A)酒精 (B)热的NaOH溶液 (C)热水 (D)通足量空气并加热
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键”即“力”,“化学键”即“化学力”,故化学中涉及的物质均应含化学键
(B)只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两个非金属原子间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D)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阴、阳离子,所以只要存在阴、阳离子就肯定有离子键
5、下列各组递变规律变化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NO3>H2CO3>HClO (B)半径:Br->K+>S2->S
(C)还原性:K>S2->Cl->Br- (D)稳定性:H2O>H2S>HCl>HBr
6、下列有关氧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族元素第6周期元素R的氢化物可表述为H2RO4
(B)向胆矾中加入浓H2SO4,可证实浓H2SO4 的脱水性

(C)过氧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其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为:H2O2 H++HO2-
(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将出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可证实SO2的水溶液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Ca(ClO)2溶液:SO2+H2O+Ca2++2ClO-==CaSO3¯+2HClO
(B)Cu与浓H2SO4 共热:Cu+4H++SO42-
Cu2++SO2+2H2O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Fe2++H2O2+2H+==Fe3++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OH-+H++SO42-==BaSO4¯+H2O
8、下列说法是某同学运用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知识作出的判断,其中叙述合理的是( )
(A)在短周期元素中,属于金属的元素有6种
(B)IA族某元素原子序数为a,那么原子序数(a+2)的元素也可能处于IA族
(C)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且比硫化氢(H2S)稳定的气体
(D)在HClO、CS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9、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分别是1:
, 1:1, 1:2, 1:3,其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最小,据此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信息,仅能够确定A、D两种元素
(B)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两性氢氧化物
(C)若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则由A、B、C、D四种元素共同形成的物质的水溶液可为一强酸性溶液
(D)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IVA族
10、某元素R的质量数为A,R2+的中子数为N,则w克该离子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N+6)mol (B)
(A-N+8)mol
(C)
(A-N-2)mol (D)
(A-N+6)mol
11、设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0克35Cl2中所含质子数为2NA
(B)98%的H2SO4(密度1.84g/cm3)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6.8mol/L
(C)在标准状况下,1mol SO3所含原子数为4NA
(D)在标准状况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2.4升SO2和11.2升O2,充分反应后,可转移电子2NA

12、关于锰元素的表示: ,其中能反映出来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 (C)质量数 (D)族数
13、某溶液可使Al(OH)3溶解,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NO3-、CO32- (B)Na+、Mg2+、NO3-、SO42-
(C)K+、Na+、S2-、SO32- (D)Na+、Mg2+、Cl-、ClO-

14、在通常状况下,于一密闭容器中将a升H2S与b升SO2充分混合,反应后测得压强为反应前的1/2,则a与b之比可能是( )
(A)1:2 (B)1:3 (C)1:4 (D)1:5


15、已知臭氧分子结构是V型(
),则由16O、18O两种原子形成的臭氧分子有( )种。
(A)3 (B)6 (C)9 (D)12
16、向25ml 18.4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23mol (B)等于0.23mol (C)在0.23mol~0.46mol (D)等于0.46mol


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1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A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C
|
|
D
|
E
|
|
F
|
G
|
|
|
|
|
|
|
|
|
|
|
H
|
|
|
I
|
J
|
K
|
L
|
|
|
|
|
M
|
|
|
|
|
|
|
|
|
|
|
N
|
|
|
|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B ,N ,O 。
(2)在这些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有(用表中字母填空) 。
(3)D、G、H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
(4)A与D可形成有较强氧化性的四原子分子,试写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 。
(5)用电子式表示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 。
(6)B与H形成的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溶于J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7分)由Cl-、Br-、CO32-、SO32-、SO42-、Na+中若干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然后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汽油振荡,静置,汽油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离。
②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有强氧化性)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 (填“是”“否”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2)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填“是”、“否”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3)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SO42-: (填“都有”、“都没有”、“仅有一种”或“至少有一种”)。如果将步骤②改为加入BaCl2和盐酸的混合液,对判断有无影响 (填“有影响”或“无影响”),理由是
。
19、(10分)已知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和C,B和D分别处于同主族;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C、D质子数之和是A、B质子数之和的3倍,A元素某种同位素原子只含有两种基本粒子。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请写出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F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填化学键名称) 。
(3)向200 ml 3mol/L F [注意:F在第(2)问出现] 的水溶液中通入0.4 mol DB2气体,试确定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成分及物质的量
(4)D与E单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生成两种常见的强酸溶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9分)A、B是两种钠盐,且都是正盐,A中含有两种元素,B中含有三种元素,C是一种常见的二元强酸,且A、B、C中皆含有同一元素,它们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试回答:
(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要发生上述转化,A、B物质的量之比
应满足的关系是
(3)气体G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题中转化“
”可用于工业生产C,若某化工厂每天消耗D:2.24´104 m3 (标准状况),可制得80吨C,该厂生产C的产率为 (产率=
´100%;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15分)成都市某中学高一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 mL某浓度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导管未画全,请在上图中把导管补充完整;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有
。
(2)该小组甲同学对“如何检验SO2中混有少许CO2”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将A中铜片换作木炭粉,并在A、B之间连接了如下装置:

试剂:a. NaOH溶液 b. 品红溶液 c. 酸性KMnO4溶液 d. Ba(OH)2溶液
请回答:①该同学的实验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要达到此目的,可以在:(填所提供试剂编号)
D中加入 ;E中加入 ;F中加入 。
(3)事实证实,第(1)问铜片完全消失后,硫酸仍有剩余,乙同学欲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他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含溶质a mol的NaOH溶液刚好使溶液中Cu2+全部沉淀。据此,他能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吗?若能,请写出余酸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
= mol/L(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若不能,该空不填)
www.ks5u.com